查看原文
其他

赴一场十年之约,汶川地震灾区儿童今天重返俄罗斯,他们去见谁?

川报观察 2019-03-31

九月的叶马尔湾深邃幽蓝,波光点点。


坐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宛若一艘洁白的帆船,面朝大海,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



十年前,一群来自四川等地震灾区的孩子曾在这里接受疗养。一双双原本天真烂漫的眼睛,在灾难中蒙上阴霾。“海洋”敞开怀抱,为这群孩子擦去泪水,抚慰伤痛。离开时,一双双眸子洗去灰尘,渐渐变得澄澈安宁。


十年后,应着声声海浪的呼唤,几十名已经长大的他们重返这片爱的海洋。目光里,多了温暖和笃定,满含感恩与希望。


今天

川观妹和你一起

见证这群地震灾区孩子

和俄罗斯的十年之约



9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点多,来自什邡报社的肖宇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切安好,请祖国放心。”


肖宇:第一排左一 


9日午时,记者联系上肖宇时,他和几十名同伴正赶往坐落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出发之前,记者在成都见到他们时,他们正在接受礼仪培训,学习一些简单的俄语,以及排练“藏羌锅庄”舞蹈,这是他们送给俄罗斯同胞的“见面礼”。在鲜艳的民族服装的映衬下,这些年轻人更加摇曳生姿。


来自绵阳市江油的姑娘贺丹、四川大学的研究生薛雪等,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一定深深记下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讲述着中俄友好的深情厚谊,更展现着跨越山海的人间大爱。


贺丹


要用我微薄的力量去回馈社会


“这一次的俄罗斯之行更像是回家省亲。”思绪把24岁的贺丹带回到了10年以前。当时的贺丹刚刚14岁,是绵阳市江油的一名农村姑娘,在去俄罗斯之前,她最远的地方也就去过绵阳。“我们在黑海旁边体验当地的民俗,拉练,做手工……离开之前,我以学生代表之一向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赠送了一幅熊猫图案的双面刺绣。”


2008年7月21日,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两个中国小姑娘和她们的折纸课老师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在俄期间,贺丹认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当时的中国驻俄参赞等等,“这次俄罗斯之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梦想,以及塑造了我的价值观。”贺丹说,对于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来说,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么多陌生人的关爱。


2008年7月22日,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俄语陪练(左)陪两名中国学生练习口语。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励志要考名校,要用我微薄的力量去回馈社会。”最终,贺丹从江油一中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现在供职于一家数据公司。闲暇时间,贺丹会参加很多公益活动,到儿童福利院,到敬老院。她说“爱是可以感染别人的,可以给人带来力量!”

 

从俄罗斯回来我立志成为一名记者

 

2008年,肖宇13岁。那一场地震,他的母亲不幸遇难,家里的房屋化为废墟。原本性格内向的他更加少言寡语。


在俄罗斯的一天晚上,房间里的孩子趁宿管员离开之后在房间里疯闹,这时候宿管员突然折回房间,呵斥道:“你们还要不要睡觉?”“房间里一瞬间就安静下来,那种严厉特别像我的妈妈。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2009年8月11日,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即将结束疗养的中国地震灾区儿童与辅导员拥抱泪别。新华社记者海洋摄


肖宇说,当他接到通知有希望再次到俄罗斯看看时,他激动坏了。


他说,曾经一位名叫“马萨”的志愿者,给予了他人生的方向。马萨是一名记者,他做志愿者期间,带着肖宇和其他小伙伴做游戏,学俄语。“我至今记得马萨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坚强,快乐地活着。”肖宇说,从那时候开始,马萨便成为他的偶像,于是决心也要做一名记者。


2008年7月27日,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孩子们在“中国日”开幕式上演唱《感恩的心》。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大专毕业之后,肖宇如愿进入什邡报社工作,他是单位出了名的“暖男”,也是硬汉。他的新闻作品得到过宣传部的表彰,有一次,他采访了一位身患重病的孩子,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汇聚的爱心帮助了这位孩子度过难关,肖宇说:

地震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爱与责任,曾经,他作为受助者接受了来自全世界人民的爱,而现在,他也懂得了感恩,他希望把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回俄罗斯看看


薛雪现在是四川大学的研究生。2008年,正在上初一的她受邀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而这一次俄罗斯之行对她来说则是“故地重游”。“此前,老师拿出一摞照片,我一眼就认出了10年前志愿者,我真的好想这次能够再见见他们!”


薛雪展示当年在俄罗斯接受疗养期间的照片(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薛雪的眼眶湿润了,她说,这10年时间,无数次地拨打过刻在心里的电话号码,也发过无数封邮件,但从来没有成功过。她多次跟曾经一起赴俄的小伙伴商量:“等长大了挣到钱了,我们就回‘海洋’去看看。”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临近上飞机之前,薛雪还在问同行的伙伴们:“我们真的是要去俄罗斯吗?我们是不是可以见到好朋友们!”


疗养期间,中俄儿童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玩游戏。


薛雪至今保留着当年兴趣课上做的相框。第一次游泳、第一场滑冰,第一首俄语歌……每天都那么充实有趣,随时被呵护宠爱,心里踏实又幸福。有小伙伴吃不惯面包黄油,第二天餐桌上就多了面条和辣椒酱。“冰淇淋和巧克力特别好吃,那个胖了8斤的小孩就是我。”她露齿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线。


架设心桥,点亮梦想


“海洋”儿童中心流传着一个漂流瓶的故事,述说着中国孩子与“海洋”绵长而奇妙的缘分。


2008年结束“海洋”之旅时,一个小男孩把心愿装进漂流瓶,投入大海。4个月后,中心老师在海边捡到一只漂流瓶,里面写着:“我爱俄罗斯……”


2008年7月30日,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一名小朋友制作的小帆船受到老师的赞赏。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2014年,“漂流瓶”的主人、北川男孩席浚斐重新回到“海洋”身边。他获得奖学金,在时任“海洋”中心主任马尔佐耶夫的帮助下赴俄留学。


“在‘海洋’的经历,让我对未来有了希望,有勇气面对各种未知。”迎着海风远眺,23岁的席浚斐眼神沉静,显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他感慨,正是当年的21天,才有了如今的圆梦之旅。


席浚斐和朋友们在“海洋”中心的合影。


这名远东联邦大学的大四学生打算读完研后返回家乡。“我们这一代要肩负起发扬和传承中俄友谊的重任。”


曾任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副部长的先秋林感叹,接待中国灾区儿童赴俄疗养,早已超越帮助孩子身心康复这一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孩子们心中播下中俄友谊的种子,如今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中俄友谊的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他们正把这份真爱不断延续和传递。


心灵的相通,情感的相依,让中俄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更加坚实,为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任时光流转,让记忆永存。我们会忠于朋友,我们心灵彼此相通。这难忘的‘海洋’啊!”当年,一个中国孩子离开“海洋”前,在留言簿上写下真情告白。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水滴,聚成涓涓细流,汇入中俄友好的江河海洋。在这片广阔的蔚蓝中,中俄关系的大船,正劈风斩浪,扬帆远航。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重返俄罗斯疗养地,他们将见到谁?开展什么活动?川报观察将为您带来更详尽报道,敬请关注。


房地产税法已列“第一类”,这份立法规划清单信息量很大!


人事观察 | 越来越多80后干部成长起来,年龄还是优势吗?




川报观察记者 李寰

综合 新华社

编辑  王博尔

审核 孙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